close

評析:古人說的「富可敵國」盡是如此!說不急著併購,私底下卻是動作頻頻,你爭我奪。政府養大的金融怪獸,最好政府有辦法駕馭,否則只會被反咬一口!

2006.02.17  工商時報

國泰金資產破三兆 不急著併購

彭禎伶/台北報導

    已有金控合併資產突破三兆元!依據銀行局最新統計,國泰金控合併資產在去年底已達三兆○五二五億元,國泰金策略長李長庚表示,國壽及國泰世華銀雙引擎一年自我成長資產就有三千億元,等同併購一中型銀行;相對其他金控,國泰金可能較無併購壓力。

    李長庚指出,資產即等同金融原料,國泰金若能加速提升資產加值能力,即可創造出與其他金控不同的競爭優勢。

    國泰金目前已拉大與其他金控間的合併資產差距,依據銀行局公布的數據,去年底金控合併資產第二大為加上彰銀的台新金,資產規模有二兆三八二五億元,第三名才是兆豐金的二兆二二八○億元;且國泰金若扣除去年一次性因素,即資產減損提列二十三億元及消金備抵增提九十億元,則其稅後獲利仍有三○九億元,獲利絕對數仍是拿下十四家金控的首位。

    同時國泰金董事長蔡宏圖近來也在其內部刊物上與保戶、同仁大談「藍海策略」,即國泰金不走殺價競爭路線,必須走創新價值超越競爭,才能脫離血腥競爭的紅色海洋,為自家企業創造出蔚藍海洋的無限商機。

    李長庚也指出,國泰金雙引擎累積資產的速度相對上比其他金控快,如果有機會併購,如去年併購第七商銀,則資產成長更加快速,但國泰金不全然從資產規模去思考,更重如何提升資產加值能力,即如商品設計創新能力、整合行銷能力等。

    一年自我成長三千億元的資產,幾乎等同併一家中型銀行,如遠東銀、聯邦銀、復華銀等都是資產規模三千多億元的銀行;李長庚說國泰金較沒有太大的併購壓力,且依據國泰的傳統,即穩健的文化,「不會為快速成長,去做激烈操作!」即不可能為併購而花「天價」或承受重大損失之類。

    而銀行局公布的金控合併報表中,台新金已將彰銀的資產併入,也認列其損失,使得台新金全年合併稅前純益出現三三二.八億元的虧損,也連帶使金控資產排名出現變化,前七大金控已改為國泰金、台新金、兆豐金、富邦金、華南金、中信金及第一金,原本排名第七的新光金反而被擠到第八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無責任投資論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