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析:引進外資似乎成了金融業自救的萬靈丹?從萬泰銀行,台新銀行到現在的花企,都尋一樣的模式。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看:一是外來的和尚真的比較會念經,二是台灣的同行都很清楚其黑洞之大,問題之難解,只好騙外國人來跳火坑了。當然外資也不是笨蛋,小心不要引狼入室,免得賠夫人又折兵!
重申,不要碰金融股!
花企自救 招徠馬星港外資
評析:引進外資似乎成了金融業自救的萬靈丹?從萬泰銀行,台新銀行到現在的花企,都尋一樣的模式。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看:一是外來的和尚真的比較會念經,二是台灣的同行都很清楚其黑洞之大,問題之難解,只好騙外國人來跳火坑了。當然外資也不是笨蛋,小心不要引狼入室,免得賠夫人又折兵!
重申,不要碰金融股!
花企自救 招徠馬星港外資
評析:版主已不止一次提醒大家金融危機問題,目前已爆發出來的卡債問題絕對只是冰山一角!
2006.04.19 中時晚報
立委點名台新、聯邦、中華、萬泰可能有卡債危機
中廣新聞/張雅惠
評析:這還只是卡債的部分,版主之前一再提到的信貸部分,至今都一直還未爆!當年(2002年)韓國LG bank破產時呆帳也不過佔11%點多,等著瞧吧!以政府目前的處理方法,只會讓問題越來越大,金融界的人都很清楚,現在銀行只是挖個洞把未爆彈埋起來而已,該爆的,遲早還是要爆!
要注意近來會有些投資機構或媒體故意放出金融股超跌,是進場時機的假消息,也會故意拉抬一下金融股,好讓他們拉高出貨!千萬別被騙了!版主已再三提醒不要碰金融股了,不信的就試試吧!
外資:銀行雙卡呆帳 25%到30%
評析:「二次金改」又稱「賤賣國產圖利財團貪污法案」!完全看不出來其必要性,市場就回歸市場,該併的自然會併!除了特定人士想藉機撈一筆外,完全沒有所謂「二次金改」的必要性!
2006.04.12 工商時報
二次金改轉彎 金控減半喊卡!
呂雪彗/台北報導
評析:這哪有什麼好震撼的?業界的人都很清楚,目前浮上檯面的都還只是冰山一角,多的是尚未爆發出來的!尤其四月1日起的新措施(每月至少繳款10%)只會讓一些卡奴死的更快!事情也爆的更快!
2006.04.01 工商時報
震撼市場 北富銀增提呆帳準備50億
彭禎伶/台北報導
評析:金融股的問題仍多,千萬不要貿然投入,仍有許多銀行的呆帳未爆彈被掩飾,隨時有爆發的可能!(就相關PO文)不要指望公益AMC,它根本就是個貪污圖利財團的錢坑法案!對於解決卡債問題的功效根本是負的!完全只為圖利特定人!現在的政府除了會貪污和圖利財團,不知道還會做什麼!?
外資問:金融股陽光在哪裡?
評析:完全不建議買金融股!台股又不是沒股票可買了,犯不著去碰未爆彈,天曉得誰是金融股的優等生?目前沒事的,不表示就真的沒事,就算真的OK,以其獲利表現也完全不值得投入!倒不如乘低擇優買進電子股或績優的傳產類股!這種新聞,擺明就是叫散戶進場好讓法人脫手!
穩操勝券》超跌金融股 可擇優介入
評析:這幾年國內經濟快速惡化,企業經營風險大幅提高,讓銀行企金(企業金融)業務大幅萎縮,爛頭寸一堆的銀行只好轉向消金(消費金融),原來打的算盤是只要一家公司倒漲抵的過100個一般個人戶,而個人戶應該不會倒那麼多,沒想到卻不然,這兩年一堆猛推消金的銀行吃到了苦頭,才知道自己太天真,也太高估這些消費者了!
去年第四季 銀行存放利差降至2.18個百分點
評析:這早就是公開的秘密,說沒有連鬼都不相信!承銷商一方面吃掉配股,另一方面壓低承銷價,再一方面拉抬市價,以造成市場風潮並炒作話題,這一來一往間獲利動輒數億,因此之前一直傳出承銷商以零手續費的方式去搶企業的承銷權,目的即於此!投資人小心接到最後一棒,或成了幫忙抬轎的冤大頭!
承銷商有無自肥 金管會清查
評析:版主之前以多次提醒,銀行的呆帳絕不止於此,既使已認賠的銀行公開的部分都還遠少於未公開的部分,更還有一堆銀行悄悄在做,不敢張揚!就版主多年來與銀行界的接觸與瞭解,只要是有發現金卡,信用卡的銀行,不分本國或外銀,每家銀行呆帳少則數十億多則數百億,總額絕對在數千億之譜!更還有小額信貸這個部分未爆彈,威力絕不下於現金卡部分!稍有不慎,將是一場金融浩劫,只怪國內銀行太短視近利,毫無風險控管可言!情況好一點的就斷尾求生,差的只好像萬泰或台新一樣江山拱手讓人!
再次敬告大家,不要碰金融股!
最壞的情況 還沒有出現
評析:果然外資是聰明的,新橋此舉真是高招,但卻無不法,金管會也莫可奈何,而對台新金也無影響,中國商銀也做收大筆佣金,看似皆大歡喜,只有金管會徒增負負,原以為成功引進外資是大功一件,實際上外資只是玩借東風的把戲,還藉此入股台灣金融業,真是沒話說!
新橋借錢入股台新 金管會震驚
評析:目前金融股只能用「詭譎多變」來形容,明明是利空照頂,卻又「驚驚漲」,讓人摸不透法人心態!投資人還是小心介入!中信銀確實有不少潛在問題,投資人更加要小心!
2006.02.11 工商時報
買股示愛?肥了兆豐 瘦了中信
曹佳琪、張志榮/台北報導
評析:據統計,整體銀行業的呆帳金額約在4000億到8000億之間,會有如此大差距,原因在於原本各家銀行對於呆帳的認定各有不同,從3到6個月都有,但現金管會已下令一律以3個月認列。若光這4家銀行就提列800多億,那整體銀行呆帳總額衝到8000億是有可能的,其他還有好幾家呆帳大戶都還沒提報,銀行業最寒冷的冬天繼將來到!
雙卡效應四大金控 備抵呆帳衝到800億
評析:不意外的,過去靠消金撐高業績的銀行紛紛摔落,依賴越重,摔的越重。過去一年現金卡,信用卡預借現金的問題其實還未完全爆出來,部分不肖銀行讓原已逾放的客戶再借更多錢,好降低逾放比例,就不用通報!另一種手法,就是讓現金卡爆掉的客戶改借小額信貸來償付這個部分,結果只是讓一顆炸彈從這移到那罷了!未來仍降有許許多多的銀行爆發類似問題!版主在金融界多年,聽過見過太多狗屁倒灶的事,所以版主向來儘量少與金融機構打交道,也從不投資金融類股,國內金融銀行業的道德誠信向來非常低,少碰為妙!
2006.02.02 工商時報
銀行去年獲利大洗牌
彭禎伶、張家豪/台北報導
評析:台新是國內另一家問題多多的金融機構,說穿了,就是萬泰銀行第二!自從新光、台新分家後,台新每下愈況,現金卡的問題,可說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其他版主也不願也不能多說了!下一家要注意的就是X信銀了。
美商新橋 270億入股台新金
評析:版主完全看不出來有何利多可言???增加投資空間無異也是增加風險,過去幾年幾家保險業龍頭像國泰人壽其轉投資並無較佳表現,反而造成嚴重虧損,對於投保人無疑也是增加其風險。保險業者過去數十年來礙於法令僅能投資於房地產,但也因此造就了壽險業家家數以千億計(甚至上兆)的身家。但在放寬投資限制與許其資金投入股市後後,並看不到壽險業有實質受益,反而每每見到虧損,打消呆帳之事。今又放寬其投資限額的計算方式,若保險業者無具體投資能力的話,這麼做反而是更讓其暴露在高風險下!政府的作法明顯只是想借用保險業者資金來拉台股市罷了!試想,國內法人因投資台灣股市因而獲利者幾何?絕大多數均是鎩羽而歸!否則又何必34號公報來監督法人投資?豈不是自相矛盾!因此,投資人應小心介入保險類股,以免誤觸地雷!
保險業轉投資空間 將增數百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