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評析:國人保險在業務員舌燦蓮花的推波助瀾下,常買了對保險業務員最有利(不是對保戶最有利喔)的保單!買保險不重保障,卻看獲利?這大概是全世界絕無僅有的怪現象!所謂儲蓄險,簡單的說就是每隔幾年讓保戶固定領回一些錢,但這類保單通常比一般的純保障保單貴很多,一點都不划算,若把其差額拿去買一全球型基金,其獲利絕對優於保險公司提供的,據統計,全球型基金10年平均年報酬率約可達15%,但目前儲蓄型保單的年報酬率頂多4-5%!投資型保單那就更大可不必,所為投資型,就是拿保戶的錢去由保險公司為保戶做投資,風險當然由保戶自負!既然這樣風險又回到保戶身上,那又何必保險,而且你相信保險公司的投資能力嗎?版主是不相信啦!

新的一年開始,趕快檢視一下你的保單吧,快把那些沒價值的保單結掉,改做些有意義的投資吧!保險就是求一個保障,其他的連結就免了吧!

2006.02.02  工商時報

激勵買氣長年期壽險保費 今年看跌

張家豪/台北報導

    截至去年十月為止,國人人壽保險個人保件新契約平均保額已上升至六十六萬元,惟相較以往曾經高達百萬元以上的保額來看,仍具有相當成長空間;金管會為鼓勵國內多選擇保費較便宜的保障型保險,而非青睞投資型保險,除了完成宣導短片外,今年保單責任準備金公式也會改變,長年期壽險保單保費可望下降,以吸引投資人選擇。

    保險局長黃天牧(右圖)日前指出,民國八十四年時,國人平均保額還有一○二萬元(未歸戶前),隨後就逐年下降,到九十二年時更降到五十二萬元的超低水準,去年回升到七十八萬元;而今年上半年因為大型壽險公司推出六年期儲蓄險、一萬元保額壽險主約搭配醫療險附約等,使得上半年新契約平均保額又降為六十一萬元,顯見國人仍是重儲蓄或投資,較不在意保障的問題

    而去年六月時,平均保額已有回升跡象,至十月底時,平均保額已經提高至六十六萬元,但相對以往水準還是偏低,未來還是有相當大的成長空間;保險局表示,從新契約結構來看,美國保障型的傳統終身壽險及定期壽險占其所有新契約保單的八○%以上,但台灣的傳統壽險及定期壽險卻只占新契約的三八%,也顯見兩地保戶投保的傾向有顯著不同,未來還是有機會進行調整。

    金管會表示,壽險公會日前已經完成保險需求試算程式,同時也建置在網頁上,提供投資上網查詢,可以透過平台,連結二十九家壽險公司各自建置的保障型保險商品專區,以方便民眾依照其生命週期需求不同,滿足其不同的保險需求,但金管會還是提醒投資人,宜先檢視自身保障是否足夠,例如預算有限的民眾,保費較便宜的純保障定期壽險,就是一種較好的選擇。

    保險局也強調,今年起保單責任準備金公式已經改變,長年期的壽險保單保費可望下降,預估新簽約的保單可望降低一至二成的保費,應可拉高平均保額;另外若經濟景氣好轉,國民平均所得增加時,平均保額也可望提高,都將是刺激保障型保險商品成長的管道之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無責任投資論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