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評析:台灣其實還有非常多這類名不見經傳但卻非常賺錢的中小企業,就看有無資訊去發掘這些潛力股了!提供大家參考!

2006.02.15  中國時報

從萬華發跡到全球 萬海水 膠鞋底走進全球三大

文/彭漣漪

    從許多世界知名運動鞋品牌及特殊物性鞋,都使用了萬威的產品。萬威膠業是全球三大橡膠鞋底供應商,創辦人萬海水是眾多從台灣發跡、到大陸做大的中小型台商的典型。

    萬威在中時集團製作的首度「大陸台商一千大」排名中,登上第557名,雖然對一般人而言並不知名,但卻是經過數十年的經營,才做到世界的頂端強者。

    屬於「一年級」的萬海水,經歷過的江湖風浪不知凡幾,78歲的他已將事業交給下一代經營,自己則退居幕後做顧問,並活躍於台商圈的社交場合,屬於德高望重的「前輩級」台商。他一生的故事,正是台灣經濟的見證。

    萬海水同時是中華江西省旅台同鄉會總會榮譽總會長,出生於江西省的他,幼年時因為家裡經濟環境差,只讀了一年書就被迫輟學,13歲開始當起學徒學做鞋,「吃鞋飯一直吃到今天,」萬海水彷彿陷入回憶,緩緩伸出一雙手感慨的說:「以前鞋子都靠手工,我一針一線不知縫過多少雙,手指因此都變了形。」

    民國三十八年跟著部隊到台灣時,萬海水正值20歲青春年華,「我是九月十八日到台北的,一輛卡車載我們到台北橋,暫時住在學校裡,幫著打工,」他細數歷歷往事,記憶清晰,隔年就和哥哥、堂兄出來自己做鞋子,當初每人出新台幣2000元,共8000元的資金開始做鞋子,賣給建新百貨公司銷售。

    萬威登陸 員工曾達3千

    就這樣靠著一技之長,加上當時市場需求大,結果利潤很好,每年可淨賺1萬台幣,當時位於台北市中華路上的土地一坪才10幾、20元。不過,這一路走來也經歷許多挫折,包括親戚間因故拆夥,最後由萬海水獨撐大局。

    萬海水生來帶著生意頭腦,20多歲就當起老闆,帶領當時的公司萬和膠業50多位員工衝鋒,10年來每天只睡4、5個小時,揮霍著年輕的幹勁一路拚下來,公司業務也跟著台灣的經濟起飛,曾經還擁有一家員工人數達200人的製鞋廠。然而,和眾多傳統產業一樣,萬家被逼著到大陸設廠,自1989年登陸廣州之後,開始陸續將業務重心移向彼岸。

    中間也和很多台商到大陸一樣,碰到各種離奇的困難,曾有20、30人的軍隊在早上八點就到萬威找喳,靠著萬海水的圓融才化解危機。談起這些往事,萬海水每個細節記得清清楚楚,一點不胡塗。

    現在,萬海水5個兒子、5個媳婦、兩個女兒、兩個女婿,都在萬家的企業內任職,不少長駐廣州,連第三代20個孫子、孫女也是。做鞋起家的萬家,也隨著大陸的新機會和第二代的版圖擴張,開始進入食品、生技、醫療等民生產業。萬威膠業最高擁有3000名員工,做糕餅糖果的皇威食品也有2000名員工,第二代更積極進入生技領域,在對岸開枝散葉。

    萬華老家 守著根源和回憶

    對照之下,台灣剩下的只有根源和回憶,所有工廠都收了,昔日發跡的住家兼工廠,無法掩飾歲月催促成的老舊昏黃,擠在台北市萬華區凌亂的巷弄中,但萬家人回台灣時還是住在這裡,守著全家共同的過往。

    萬海水慢條斯理的翻閱桌上公文,第二代的兒子、女兒、媳婦、女婿,用電話和電腦忙碌處理著如麻的業務,形成一幅奇特的家庭企業景觀。在兩岸間奔波來去更成為萬家的日常生活寫照,萬海水每年來回飛個20趟,有一半的時間住在大陸。但無論萬家未來將如何向世界走去,這個萬華的老房子,永遠是記憶深扎的地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無責任投資論壇 的頭像
    無責任投資論壇

    無責任投資論壇

    無責任投資論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