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評析:又是一個豬頭政府錯誤政策下的犧牲品,也象徵著結構性商品在台灣下台一鞠躬!約3,4年前荷蘭銀行引進國內第一檔連動商品,到後來風起雲湧,再到現在下台一鞠躬。完全在於當初不知道那個豬頭把結構性商品取了個「連動式債券」的渾名,問題是「連動式債券」根本不是債券,甚至與債券八竿子打不著。然而,國內債券型基金看到了此商品報酬遠高於真正的債券,於是紛紛搶進。孰不知「連動式債券」報酬高,風險也高,而且於法不合(債券基金不能持有衍生性商品),到了2005年金管會終於受不了,不管不行了,於是下令限期出清!到去年年底終於全部出清,也象徵著結構性商品在台灣的終結!唉,政府當初遊戲規則沒定清楚,卻造成債券型基金的非戰之罪,高達5、6千億的資金流失,誰該負責?

投資教室:「連動式債券」正確名稱應稱為「結構性商品」,其操作方式是將投資人的錢放進定存(或買債券),而利用到到期前距今的時間價值差額部分(譬如2年後到期要還給投資人1萬元,而2年的時間價值折現到現在假設是9500元,因此差額即500元)去投資其他商品,此即為連結的部分,連結部分可以是利率,指數,股票,或任何衍生性商品,因此此部分風險極大。發行機構若避險沒做好,將導致虧損

結構債全數清除

■ 記者邱金蘭/台北報導

結構式債券衍生的債券型基金流動性危機正式宣告解除,根據金管會掌握的資料,所有投信公司上周已將旗下債券型基金的結構債清除,金管會今(2)日將作確認,未清除者將會面臨市場壓力。

金管會要求所有投信業者,必須在去年底前,將旗下債券型基金持有的結構債券清理掉,金管會高層昨(1)日表示,目前來看,應該是99.9%都已經清除,1月2日帳作完成就知道是否有投信的債券型基金仍未清掉結構債,金管會將在這一、兩天作最後確認。

聯合投信事件後,結構式債券讓債券型基金衍生流動性困擾,債券型基金持有的結構式債券最高時是五、六千億元。金管會高層表示說:「困擾債券型基金的數千億元結構債,已經全部歸零。」據金管會在2005年最後一個交易日12月30日(上周五)掌握的所有投信公司資料,債券型基金手中的結構債已經全部清光,也讓債券型基金面臨的流動性危機宣告解除。

官員說,萬一還有債券型基金手上留有結構債,不必主管機關處分,這些債券型基金就會受到市場的處分。

金管會高層表示,結構債跟債券型基金已經脫離,結構債的輸贏跟基金已經沒有關係,現在是投信大股東的問題,投資人不必擔心。官員說,被金管會委員李賢源比喻是「眼鏡蛇」的結構債,已經被關在鐵籠子裡,不會再騷擾投資人。

投信業者為趕在最後期限處理掉結構債,有些將結構債以財務操作方式包裝出售,也有來不及的業者直接在市場忍痛賣出。這次處理結構債問題,政府完全沒有拿出一毛錢,都由投信業者自行吸收。

【2006/01/02 經濟日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無責任投資論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