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評析:這是非常嚴重的警訊!顯示企業未來籌資的風險勢必增加,本國企業的資金成本也勢必增加(因為在台灣募不到資金,只好到國外去發行,成本自然增加),而利率與匯率市場也將因此失衡!看來台灣的金融市場一個個被政府玩完了!垮了股市,又垮了債市!豬頭政府全是一些外行領導內行,除了會內線炒作,給高官報明牌外,還會些什麼?

台灣債市失色 外資缺席一年半

■ 記者林燕翎、李淑慧/台北報導

金管會積極推動台灣成為債券的籌資中心,不過,根據券商統計,自民國93年6月至今,近一年半以來,竟沒有外國債券到台灣來發行,這是近十年來絕無僅有的情況,債券市場出現供、需面都沒有外資參與的窘境。

債券業者分析,主要是因為這兩年台灣資金大量外流,造成換匯換利(CCS)市場供需失衡,外國機構來台發行新台幣債券的成本墊高,導致不願意來台發債。

此外,外國機構的發行成本,都訂在倫敦金融業拆款利率(Libor)減20到30個基本點(1個基本點相當於0.01個百分點),發行利率甚至比台灣政府公債還低。過去,約有九成以上的買盤都是投信債券型基金,但現在金管會大幅改革債券基金,買盤也已縮手,不願再買這麼低利率的債券。

券商表示,外國發行人並沒有非在哪裡發行不可,近一年半來,這些國際組織轉移陣地,發行地以香港最多,其次是大陸。部分發行機構貸款給中國大陸,例如亞洲開發銀行,因此就直接在大陸就地發債,可以免去匯兌的風險與麻煩。

超國籍組織從84年開始在台灣發行新台幣債券,曾經在台灣發行過超國籍債券的組織包括亞洲開發銀行、歐洲復興開發銀行、美洲開發銀行、歐洲投資銀行、北歐投資銀行等。

根據金管會統計,超國籍組織發行的新台幣債券,在92年底的發行餘額,還有1,530億元,但93年底剩下1,165億元,此後逐月大幅遞減,一路狂跌到94年11月底的891億元。

台灣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上周已經跌到1.8%以下,公司債、金融債券的發行成本其實並不高。不過,券商表示,台灣的資金不斷外流,CCS(換匯換利)市場難有好的價格,再加上債市買盤縮手,只要這兩個原因不變,短期內都不容易吸引有外國組織來台發債。隨著各年期的超國籍債券陸續到期,加上沒有新券加入,預料債券發行餘額將繼續狂瀉。

【2006/01/02 經濟日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無責任投資論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