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析:中國挾其龐大的市場需求,每每在各原物料市場攻城掠地,為確保其長久貨源不斷,進入期貨交易市場是必然的事,既求穩定價格,又可穩定貨源!因此造就了中國期貨市場的快速崛起,尤其在商品期貨方面,上海金屬交易所已成為世界第二大非鐵金屬交易所,僅次於LME(倫敦金屬交易所),台灣相關業者在不及早卡位,就將喪失機會!

資料來源:華爾街日報

中國期貨市場好景可期
作為世界上增長最快的主要經濟體﹐中國正希望將自己對原材料的旺盛需求轉化為競爭優勢﹐具體做法就是利用自己消費大戶這一角色從供應商那裡得到更優惠的價格。

這一長期戰略目前只是初露端倪﹐核心設想是促使中國新生的期貨市場在確定石油、金屬和棉花等一系列大宗商品的全球價格方面發揮主導作用。短期而言﹐中國希望大力改革採購體系﹐更好地協調在全球市場上分散進行的眾多採購行動﹐也可避免中國買家間相互殺價。

由於中國嚴重依賴進口原材料﹐因此迫切希望能夠抑制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朱之鑫說﹐中國近30%的石油需求、45%的鐵礦石需求﹐以及10種有色金屬需求的44%﹐都依賴進口。他直言需大力改革中國的採購體系。中國的態度顯示﹐隨著日益融入全球經濟體系﹐中國希望按自己的方式行事﹐不想完全被市場力量所左右。

在西方﹐經濟學家們將期貨市場視為保護買家和賣家免受價格波動打擊的工具。中國官員則將期貨市場看做控制價格的地方。

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委員周正慶本月表示:“如果我們想加強自己的競爭力﹐就必須發展期貨市場﹐以獲取大宗商品的定價權。”

舉例來說﹐中國是世界最大的銅消費國﹐銅消費量佔世界銅供應總量的20%﹐是美國的近1.5倍。但確定世界銅價的並不是中國﹐而是倫敦的期貨交易所﹐那裡的交易商在過去4年中將銅價推高了2倍﹐部分就是基於對中國旺盛需求的預期。

供應商們聲稱﹐中國的空前需求證明銅價升至史無前例的水平是合理的。但中國官員對此表示不滿。事實上﹐中國的一位銅交易員近幾個月來一直在倫敦交易所大量下達賣盤指令﹐可能就是試圖表明中國政府認為倫敦市場的銅價已經太高了﹐但銅價不跌反升﹐令他蒙受了巨大損失。

面對原材料採購窘境﹐中國給出的長期答案就是建立自己的期貨市場。目前上海、大連和鄭州各有一家期貨交易所﹐被認為是中國金融體系中最現代化的部分。近年來﹐這些交易所經過改組已將業務重點放在了銅、鋁、石油、橡膠、大豆、小麥、玉米和棉花等中國有大量需求的產品上。

大連商品交易所市場部總監王偉筠說﹐中國的目標是使國內各期貨交易所“在確定全球價格方面成為決定性力量。”大連商品交易所主要從事農產品交易。

這項戰略發端於一次棉花危機。2004年﹐由於紐約期貨交易所(New York Board of Trade)的交易員們在短短幾週內將棉花期貨價格推高了40%﹐致使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China National Cotton Reserve Corp.)虧損了約7,200萬美元。

中國的看法是﹐交易員們針對中國政府就國內棉花生產將會下降的預測做出了過度反應。為此﹐政府設想的並不是如何提高自己在海外棉花交易所的交易業績﹐而是決定在國內建立一家棉花期貨交易所。

鄭州商品交易所2004年6月開始棉花期貨交易後不足18個月﹐這裡的棉花交易量就偶爾會超過紐約期貨交易所的期棉交易量了。

更重要的是﹐中國市場正日益成為另一個決定棉花價格的地方﹐對紐約期貨交易所這一棉花交易的龍頭市場構成了挑戰。美國田納西州的一位棉花交易員說:“我們每天都在談論中國的期貨行情。”

中國期貨市場的可信度決定著這項商品戰略的成敗。這意味著中國交易所的期貨價格不能過度背離世界市場價格。但為了擴大中國的價格影響力﹐中國政府正敦促國營進出口企業參照國內期貨交易所的行情與國外供應商簽訂長期採購合同。

雖然中國政府不能單方面決定中國各交易所的價格﹐但確實可以影響價格。在投機商雲集的期貨市場﹐政府的交易機構在國內各交易所往往會成為舉足輕重的力量﹐即使它們的交易量並不總是最大的。鑒於中國的期貨市場還缺乏對沖基金等交易機構的參與﹐信息渠道也不夠暢通﹐交投也不及西方交易所活躍﹐所以政府對市場的影響力就得以放大。中國政府本月表示﹐可能向外國交易商開放本國的商品交易所﹐不過要對他們的交投進行嚴格控制。

與此同時﹐中國正試圖在倫敦金屬交易所(London Metal Exchange)以及芝加哥交易所(Chicago Board of Trade)等海外交易所成為一個精明的商家。它經常使用套利策略在海外及中國國內的交易所同時交易﹐賺取價差。但沒有哪種交易策略是完全沒有風險的。

今年夏天﹐中國一家政府機構的交易員劉其兵曾大量賣空銅期貨﹐因為他預計銅價將從當時創紀錄的高點下跌。但銅價不但沒有降﹐反而在當時的水平上又躍升了30%﹐這樣就使中國政府背上了數億美元的潛在虧損。從本週三開始﹐劉其兵在倫敦市場所賣出的銅期貨將陸續進入交割期。

據知情交易員說﹐大約在去年年底左右﹐隨著倫敦金屬交易所銅價的上漲速度開始超過上海期貨交易所銅價的升速﹐劉其兵啟動了“作空”交易﹐即一面在倫敦市場賣出期銅﹐一面在上海市場買入期銅。只有在一個市場上賺的錢超過在另一個市場上虧的錢才能確保盈利。

隨著銅價在今年7、8月間創下每噸3,000美元以上的歷史新高﹐對沖基金開始在倫敦市場與劉其兵展開了角力﹐從他在倫敦市場賣出的空頭頭寸看﹐等於是承諾從本週三起以遠低於當前市價的價格賣出10萬噸銅。道瓊斯通訊社(Dow Jones Newswires)對此事已有詳細的報導。到11月中旬﹐銅價已超過了每噸4,000美元﹐12月時更是創下了每噸4,478美元的歷史紀錄。倫敦市場週二﹐期銅的買入價報每噸4,421美元。

中國政府一直沒有對劉其兵的交易行為作公開評論﹐此人的行蹤目前也不得而知。不過中國政府一直在試圖拉低銅價﹐這表明它準備承擔劉其兵造成的損失。據非官方的估計﹐這一損失額將超過2億美元。劉其兵供職達15年的國家物資儲備局(State Reserve Bureau)以及中國各國有交易機構為減少損失採取了一系列大規模行動﹐一方面數次拍賣國儲銅﹐一方面又在上海期貨交易所大量賣出銅期貨﹐目的都是趕在本週三之前將倫敦市場的銅價拉下來。

全球各地銅交易員的緊張情緒使上海期貨交易所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不過上海期貨交易所總經理姜洋近日表示﹐市場影響力的東漸是一個自然的過程﹐雖然芝加哥是目前世界農產品交易的中心﹐但穀物期貨卻是中國人在800年前的宋朝發明的。

香港時間2005年12月21日14:31更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無責任投資論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