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評析:對於企業而言,合併圖的是綜效(Synergy)的產生,也就是1+1大於2。而對於投資人而言,則看的是合併價格的套利空間。套利機會的產生,通常只會發生在合併前後的短期內,但綜效的產生卻不一定會有!即使會有,發生的時間也不是短時間看得出的,向惠普與康柏的合併,即使這麼多年了,也很難確定是否就真有綜效產生。

合併題材發燒 套利有空間

■ 記者許維真、王皓正/台北報導

隨產業結構丕變、競爭日益激烈,近來各產業合併消息頻傳,合併題材也連帶引導股價走勢;觀察去年以來的主要合併案,個股股價在合併前後的波動相對劇烈,顯示合併題材確實存有套利空間。

法人分析目前的併購方式,除傳統的直接合併外,亦可採策略結合或處分。併購對象除了國內公司,也擴及海外,跨國併購需求亦隨之增加。

統計去年以來國內企業的海內外併購案高達數十件,顯見企業併購需求與日俱增。

其中的主要併購案,包括世平與品佳合併,禾伸堂轉投資的佳邦併購未上市的力毅,矽成與芯盛合併,南紡和聯電攜手締造元砷與聯銓合併,國巨入主華容投資的華亞,智寶、世昕、輝城的三合一,以及明基買下西門子手機部門等。

進一步分析合併案的相關個股股價,在合併前一個月、前一周,以及後一周、後一個月,都有相當大的波動度,顯見合併題材普遍會影響股價走勢。

但因無論是合併前景、換股比例、存續或消滅公司等的影響因素不一而足,使得股價漲跌表現並不一致。例如世平與品佳宣布合組大聯大投資控股公司,世平與品佳在合併宣布前一周,股價分別上漲3.1%、2.37%,但在合併案宣布後一周與一個月,兩家均告下跌,宣布後一個月,世平跌幅達15.67%、品佳跌幅也高達16.34%。

至於禾伸堂轉投資的佳邦併購未上市的力毅,禾伸堂與佳邦則是合併後漲幅相對顯著,比如合併案宣布前一個月禾伸堂股價下跌4%,但宣布前一周已由跌轉漲、漲幅3.28%,宣布後一個月,禾伸堂與佳邦更分別上漲9.65% 與6.43%。

至於國巨入主華容投資的華亞合併案,國巨無論在宣布前一個月、前一周,以及後一周、後一個月,股價都呈現上漲;華容除合併消息宣布前一個月下跌外,宣布前一周至宣布後一個月的股價也都呈上漲走勢。

明基宣布買下西門子手機部門,在消息宣布前一個月、前一周,明基分別上漲5.43%、 0.31%,但宣布後一周及後一個月,明基則先跌後漲,分別下跌2.31%與上漲5.12%。

聯邦投顧總經理簡朝諒分析,就產業發展來看,其實大多數產業均處於市場成熟階段,產品差異化並不大,使得規模經濟成為關鍵成功要素之一,而欲達成規模經濟,合併似是一條快速的道路,但這也使合併的利基、成效、展望等,都會影響到市場買賣的動態。

【2006/04/11 經濟日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無責任投資論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