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評析:多年前有本書叫「石油世紀」,就已預言「油權」時代的來臨!隨著油源的越來越缺乏,利用油源當政治籌碼的態勢越來越明顯,尤其是非洲國家!這些非洲產油國成了西方國家與中國的新政治角力場!而這些非洲國家自然已不是省油的燈,懂得在政治槓桿上取得平衡,以坐收雙方的利益!

產油國能源國有化 風潮再起

■ 編譯劉煥彥/紐約時報六日電

能源價格飆漲促使部分國家宣布能源國有化政策,有如1970年代歷史重演,但這股趨勢可能使能源供應更加緊縮,導致價格進一步攀升。

油價飆高使得石油世界權力重心轉移至產油國,儘管西方石油公司透過收購等手段擴張勢力,但再度興起的資產國有化政策已削弱這些石油巨人的影響力。

劍橋能源研究公司(CERA)董事長尤金(Daniel Yergin)說:「我們看到1970年代資源國有化風潮,乘著油價高峰的浪頭捲土重來。在油價低廉的年代,各國政府競相對外開放採油。但現在油價高漲,政府就有了優勢籌碼。」

最近的例子是,玻利維亞上周宣布將油氣工業國有化,並揚言驅逐不認同國家接管的外國企業。委內瑞拉不久前也宣稱,把外國公司開發的32座小油田收歸國有,並把原油稅從56.6%提高到83%。另外,俄羅斯政府也宣布直接控制油田和天然氣田的政策,英國政府也提高石油公司稅率。

這股國有化趨勢,可能造成西方石油公司投資縮減和產量降低,進而導致油價因供給受限而更加飆高。

證諸實例,業界專家指出,不論是1970年代或最近實施國有化的國家,能源產量大部分都未見提升。伊朗到今天產量都沒到高峰,利比亞和伊拉克也一樣。沙烏地阿拉伯直到去年之前已經30多年沒提高產量。委內瑞拉和俄羅斯的產量若非停滯不前就是下降。

另一方面,國有化政策則侵蝕國際石油業者的優勢,且限縮他們投資擴張的機會。由於成本提高、報酬率降低和競爭加劇,使跨國公司受到的限制日漸增多,產業發展的前景也蒙上陰影。

目前跨國石油企業能控制的石油其實不多。華盛頓諮詢業者PFC 能源公司統計,艾克森美孚、英國石油和殼牌石油等世界前七大跨國石油公司,總共控制不到5%全球石油儲量。

另外11%可以透過投資或與地主國成立合資企業取得。剩下77%儲量根本無緣取得。

義大利Eni石油公司執行長史卡羅尼今年稍早在倫敦一項會議上說:「國際石油公司現在滿手現金,但轉投資這麼多資金的機會卻極為有限。」

紐約輕原油6月期貨價,5日在紐約商品交易所收盤小漲25美分,漲幅0.4%,收每桶70.19美元。布侖特原油6月期貨價在倫敦ICE期貨交易所小升66美分,漲幅0.9%,收每桶70.95美元。

【2006/05/07 經濟日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無責任投資論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