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評析:版主向來很喜歡看這類的報導,因為從中可以發現一些明日之星,這些也正是台灣競爭力的所在。不同於一般的新聞報紙,總是報導當前最紅的企業,實際上不過是錦上添花而已。然而,像天下,商週,今週刊等專業財金雜誌,往往會很用心的發掘一些明日之星,像目前當紅的宏達電,益通或南電,這些雜誌都早在他們上市前好幾個月甚或幾年前就報導過了,就看投資人有沒有遠見及眼光提早佈局,找到未來產業的大金剛!天下雜誌

關鍵夥伴-世界級企業背後的小巨人


台灣的中小企業不死,更強。他們卡位微軟、BMW、三星的未來,成為世界一級大廠的關鍵夥伴。這正是台灣中小企業的新力量,找對施力點和支柱,即使身處邊陲,一樣可以直躍世界中心,贏得全球市場。

作者:陳名君

2006.04.12/ 第344期


 台中大肚山山腰邊的巷子裡,LCD設備廠均豪精密中科分公司灰白色的廠房,被中台灣的陽光灑落一身。廠房一樓角落一間小小的會議室中,兩個西裝筆挺、頭髮油亮的韓國訪客,正低頭著頭、大口大口地吃著大滷麵。

 「三星、康寧的人來,我都請他們吃大滷麵,」地主均豪精密LCD事業群總經理蔡清然驕傲地說,「這才是正港的台中特色。」

 蔡清然似乎很清楚,面對巨人,特色才是關鍵。

 蔡清然創業時的資本額不到五百萬台幣,專做LCD包裝、拆包裝設備廠,做到世界第一。不論是韓國的三星、LG要擴張,還是台灣的友達要設廠,都要找蔡清然,均豪甚至成為世界玻璃大廠康寧的全球供應商。

 這正是台灣中小企業的新力量。不論在世界地圖還是產業版圖上,這些小企業真是小到看不見,但是不論在哪個超級品牌、哪個未來產業中,他們都卡住了一個不可或缺的位置,成為世界一級大廠的關鍵夥伴,打出一條中小企業的新經營之道。

規模宰制,中小企業面臨困境
 現在是規模嚇人的時代。在全球前一百大經濟體排行上,跨國集團即佔了五十一席。二○○五年,台灣前十大製造業的營收佔了整體生產毛額的三○%。

 購併成了最熱門的關鍵字,企業爭先恐後擴張求量。根據Thomson Financial調查,二○○五年科技業界購併金額,高達一.二一兆美元,較前年成長四六%。去年上半年,亞太區就發生四八一五件購併案,相當於每天都有二十六家公司合併。

 進不了規模賽局的中小企業,面臨生存的壓力。

 韓國,是晉身世界品牌的重量級新明星。三星的品牌價值超越新力,LG的電視銷量世界第一。但是韓國國內五分之三的中小企業卻籠罩在虧損陰霾中。

 三月十八號的《經濟學人》報導指出,韓國的中小企業走不出去。韓國中小企業過去依附在大集團之下,三星等大集團相繼跨出國門,他們頓失賴以為生的金飯碗。

 義大利中小企業的飯碗,則是被中國這崛起的規模經濟給搶走了。

 根據最新的統計,中國大陸外匯存底已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一,很大部份是得力於它無人可比的大量低價外銷。

 義大利製鞋業曾被管理學大師麥可波特引為中小企業聚落典範,面對大陸低成本的鞋子傾銷,義大利手工鞋業卻應聲倒地。十年間義大利製鞋廠關了近兩千間,現在義大利進口鞋子的數量,甚至大於出口量。

 但是在台灣,卻有不同的故事。台灣中小企業雇用人數佔全台就業人數高達六八%,銷售值逐年攀升,超過九兆台幣,出口值也超過一兆四千萬台幣。(見表)

 因為台灣有一群中小企業以不同的經營方式。他們嵌入國際一級企業、未來趨勢中的關鍵位置,讓中小企業不死,更強,獲利超越一級企業。

 打開電腦,全球九二%的電腦跳出的第一個畫面,就是藍底的微軟視窗,現在這畫面更跨入智慧型手機平台。跟隨微軟開發智慧型手機的宏達電,也跟著微軟扶搖直上。去年十月《BusinessWeek》亞洲五十強公司中,宏達電排名第三十一,獲利成長高達二八九%,成為亞洲最會賺錢的五十家科技公司的第一名。

 微軟與宏達電的合作成功後,這個模式開始複製到其他小公司。

 今年三月,微軟在漢諾威電子展上展出最先進的超級行動電腦(Ultramobile PC, Origami)。

 背後唯一直接合作開發廠商卻是名不見經傳的奐億。位於台北汐止遠東大樓十四樓角落裡,奐億成立不過四年,從平板電腦起家。憑著「絕對」的配合度,成為微軟欽點扶植的廠商。

 「小公司只能站在巨人肩膀上,」奐億總經理蕭國豐說出面對規模市場的生存之道,「現在真的是巴著他們(微軟)大腿。」

嵌進全球產業生態圈求生存
 「找對系統、嵌進全球化的生態圈,」台灣大學國際企業管理學系教授李吉仁指出,這是現在大企業、大市場宰制下,企業小兵的新生存之道。

 微軟、德儀、英特爾這些大型企業自成生態,掌握規格與市場,像征戰全球的軍火商,武器多,但是也需要軍隊尾隨,才能佔領、穩固一個接一個的市場。小企業只要能夠搭上這些大企業的系統、成為軍團一員,就可以一面得到資源,一面利用一起攻佔的市場成長。

 「現在應該是用磨合共創,取代過去的模組共生,」東海大學工業工程與經營資訊研究所教授劉仁傑表示,以往產業分工的製造,與依賴聚落協力體系的共生,重要性已江河日下。

 這新的生存方式,也是台灣中小企業不同其他地方中小企業的強項。許多從機械、科技起家的中小企業,不但有製造實力,而且重視研發。正好可以補上大企業尋找新商品、開發新技術的缺口。而且再小的需求,都可能是中小企業出頭的機會。

 近年品牌價值大躍進的BMW,透過中間商從網路上找到位在台南的皇田,為BMW製造窗簾。即使只是看來平凡的窗簾,皇田也做到再用力關門、窗簾所有零件也不會發出一點聲音,達到德國人對於關門聲質感的要求,讓從鐵皮屋起家的皇田,成為台灣第一家成功銷售BMW原廠的工廠。

 光電設備廠均豪也是靠研發,切入光電生態圈。

 均豪精密LCD事業群六百名員工中,六五%是研發人員,開發生產過的設備就高達三六○種。台灣衝刺光電產業,投資光電設備支出佔全球光電設備支出四五~四七%,居世界之冠。

 「以後很難找到像光電這麼大的投資了,」均豪精密LCD事業部總經理蔡清然說。這整合資源的爆發力是台灣的機會,也是均豪的機會,讓均豪也成為康寧、三星的重要夥伴。均豪全年營收渴望達四十億,光電部門則佔營收八成,而且毛利率高達二六%,大企業都羨慕。

 就像均豪切入光電的大生態、大趨勢而成長,另一個等待卡位的大趨勢,就是綠金市場。

綠金機會大開,等待卡位
 根據工研院預估,全球環保產業產值在二○一○年將有高達七千億美元的商機,在國內更創下年年都至少一千億台幣以上的成果。

 佳龍科技就卡進了綠金的趨勢。電子大廠往前衝營收,市場愈成長,回收、處理廢棄物的需求就愈大,正是專做廢資訊品回收的佳龍的機會。

 「不管你蓋多豪華的樓仔厝,都要有衛生間,」佳龍科技董事長吳耀勳客氣地比方,「我們就是那個衛生間。」但是吳耀勳在符合環保最高標準上可是一點也不客氣,投資上億元提升處理設備,讓聯電、微星、華映、英業達等大廠都成為他的死忠客戶。吳耀勳一九九六年創業,一九九九年營收只有六千四百萬,二○○五年成長至十五億,增加近二十三倍。

 中小企業,就是台灣的特色,在不同的階段,總是給我們不同的驚喜、不同的思考。乍看之下,「規模」是個緊箍咒。但是如果換個思考,掌握特色,才會讓我們更有空間,就如同套用阿基米德的槓桿原理,找對施力點和支柱,即使身處邊陲,一樣可以直躍世界中心,只要千萬就能贏得全世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無責任投資論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